將自己的感受置頂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查看手機網址掃一掃!
掃一掃!來源:頂裕風機 發布日期:2022-11-23 瀏覽:-|
小時候,大人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然后我們聽話照做,但是沒有人告訴我們為了什么而學習,我們好像就是為了獲得老師的夸獎和父母在親朋好友面前的揚眉吐氣。
小時候,我們最大的敵人是“別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眼里,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比自家的孩子強。
他們總是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我們很努力,向“別人家的孩子”靠攏,好像就是為了爭一口氣,證明自己并非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長大以后,我們最大的敵人仍舊是“別人家的孩子”。
雖然沒有人繼續在我們面前提了,但是我們心里仍舊住著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自己的工作有沒有別人的體面,自己的工資有沒有別人的高,自己的房子有沒有別人的多和大,自己的車子有沒有別人的貴……
我們很努力,似乎只是為了比別人的好,讓自己高人一等。
當我們真的達成了這些“目的”,當我們獲得了老師和家長的夸獎,當我們比別人更好的時候,我們的內心獲得了長久且穩固的幸福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探尋內心真實想法
人是社會性的,必然會被世俗觀念所影響,這件事不可避免,也無可厚非,但是當我們完全被世俗觀念所牽引之后,就會迷失自我。
游泳和隨波逐流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雖然都在水里,但前者有明確的方向,是為了抵達目標而在水中泅渡;后者則完全沒有目標,只能被水波推著隨意漂泊,也就永遠無法抵達目的地。
始終被世俗觀念牽引著走的人,就像在水中隨波逐流,沒有自我,也沒有方向,不可能抵達彼岸,不可能獲得持久和穩固的幸福。
只有當我們反觀內心,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標,然后才能稱為一個游泳者。
雖身在紅塵,也在泅渡,但終能抵達幸福的彼岸。
選擇做自己
他人的認可、夸贊、敬佩、感謝……會給自己帶來情緒價值,他人的正面評價是自我價值的一種體現,也可以藉此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
然而,過分追求他人的正面評價,只會讓自己淪為一味討好他人的“老好人”。
既沒有必要,也得不償失。
人生是我們自己的,我們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別人的評價并不能給我們帶來持久且穩固的幸福感。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獲得他人正面的評價,甚至需要犧牲自我。
比如,當我們寒窗十載,終于考上了大學,但是在填報志愿的時候,為了讓父母滿意,聽從了他們的安排,但是入學之后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所選的專業,因此喪失了學習興趣,學業乃至就業都受到不良的影響。
最重要的,還是要勇敢地選擇做自己,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為中心去做決定,將別人的想法和評價視為參考,而不是決定因素。
小結
如果我們向外去追尋,那么我們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存在感,并且難以持久和穩固。
我們只有向自己內心去追尋,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
探尋到自己的真實想法之后,還要勇敢地選擇做自己,只有這樣,幸福才能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
接納自己,愛自己,堅持做自己,不再去做追逐者,而是做生活意義的定義者,這樣獲得的幸福才是持久、深刻且穩固的。
我們永遠要將自己的感受置頂!